玄幻屋 > 我在古代当奸商 > 第790章 借兵风波(三)

第790章 借兵风波(三)


王汝斌张了张口想要回绝,可是看着阿合马目中的渐渐冷冻的笑意,终究将口中话咽了下去,躬身一礼,郁闷地回到座位中。

阿合马见状,哈哈大笑,举起酒樽一饮而尽。

卢世荣见状,也笑着向王汝斌举起酒樽。

王汝斌连忙端杯,一脸委屈愁苦,心中却是恨不得开怀大笑。

这帮脑袋里长肌肉的家伙,慢慢品尝着绳索绞在脖子上的味道吧。

阿合马沉浸在金银堆积如山的白日梦里,心情舒畅,肥手一拍,大吼一声;“召美人进来献舞,王先生待会带两个可意的回去暖被窝。呵呵。”

就在郑乾疑惑王汝斌没有月报的次日,王汝斌和阿合马会见的报告,送到了郑乾的案头。

对于王汝斌很好地完成自己交与的任务,郑乾很是欣慰。

王汝斌和阿合马的讨价还价,完全是郑乾之前授意的。

郑乾让王汝斌给阿合马两成利润,其实就是抛出肉骨头。

他知道贪婪无度的阿合马一定会提出进一步的利益要求,便给王汝斌暗授机宜,方法就是用石见白银买北地的粮食。

来自后世的郑乾知道,对于国家来讲,囤积货币是没用的。

当货币能够购买了物资,或者能购买劳动力,国家手中的货币才算是有价值的。

但是蒙古人不了解这些,他们只看重手头有的白银,认为只要有白银,就能买到一切。

石见的白银可以天天开采,北地的粮食却只能一年一季的收成。

当阿合马把粮食都换成白银后,北地的粮价可不是寻常百姓能买得起的。

经济学上最简单的道理:就是供大于求,降价;供不应求,涨价。

一旦北地的粮食供不应求,百姓无力购买,就会出现饥荒,就会民不聊生,就会内乱四起,情况严重的,甚至连军粮都未必能正常供应。

若是真走到那一步,忽必烈攻打周国的力度必然疲软。

有人说一旦忽必烈发现这个问题,一定会干涉,并将问题缓解下来。

然而,任何一个社会,都会有利益群体诉求。当阿合马等人朝着追求白银的道路上狂奔时,百姓死活不是他们关注的,忽必烈的反对也未必能让他们停止脚步。

因为蒙古人对白银的狂热需求,到了令后人咂舌的地步。

蒙古人信奉喇嘛教,每年花在佛事上的金银不计其数。

如果把蒙古人的财政中支出分为三等分的话,蒙古人用在喇嘛教上的花费,就占去了两成。

此外,为了显示皇帝的权威,笼络群臣,朝廷经常对诸王、公主、后妃、勋臣给予巨额赏赐。

如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蒙元光是用于赏赐,就用了2000锭黄金,25万多两白银,其余布匹和宝钞都是以十万为单位计数。

整个蒙古政权从上到下穷奢极欲,都是祖上一穷二白惹的祸。

蒙古人作战勇敢,很大原因是出于对财富的追求。

当初,成吉思汗能够一统蒙古,也是得益于军功分配制度。

蒙古人实在太穷了,从他们挥舞着马刀,踏进中原花花世界的那一天开始,他们就不再控制自己的贪婪。

有元一代,官场贪污腐化成风。

此时蒙古尚未完成对南方政权的吞没,还没有建立其完整的政府体系,更没有有效的监察手段,蒙古贵族攫取社会财富,更是没有底线。

这种对银钱的贪婪是群体性的,是势不可挡的,岂是一两个明白人能够阻止的。

不过,阿合马一人不足以在短期内实现郑乾扰乱北方社会经济的目标,还需要再多拉一些人下水。

郑乾搜罗着脑海中的现任蒙古官员,然后提起笔写了一个人的名字:的里不花。

郑乾脑中有此人的信息。

此人在忽必烈死后担任平章政事一职,曾被同伙爆出一次贪污三十万锭宝钞,也是一个巨贪。

的里不花此时的官职也应不小,他是木华黎一系的,而辽东和中原大半江山,可都是木华黎一系打下来的,这一系在忽必烈的中原政权中有着非同寻常的力量。

这也是后来,的里不花即便被同伙举告后,却没有受到丝毫处分的主要原因。

从此人身上,应该能将木华黎那一脉的蒙古贵族拖下水。

完善了自己对又一个蒙古贪官的培养的经济战谋划,郑乾将纸条交给津田美绪,让他通过秦风的渠道,交到王汝斌手中,让王汝斌收买纸上官员时,不要吝惜白银,但是也注意节奏,一旦对方心有猜忌,立刻停止。

处理完蠢虫养成计划,郑乾心情愉悦。

前段时间,他从镇娄图那里得知东瀛的对马岛也产白银。在女真中,还流传着对东瀛征战的歌谣。

其中内容提到,在两百年前三千女真人乘坐五十艘船攻打对马岛,如入无人之境,俘虏了大量人口,洗劫了对马银矿,临走时将其捣毁。

郑乾得知后,命令钱超派人去查看,果然寻到了那座淹没在荒草中的银矿,便立刻让镇娄图派人押送了一千高丽俘虏前往对马岛,开采银矿。

如今,郑乾每月向金银铺输送白银不低于十万两,分配到北地十家金银铺,无论是开展会票业务,还是供应阿合马所需,都是绰绰有余。

随着金银铺的扩大,郑乾觉得目前的运营格局也要相应的改革。

为了更大地发挥金银铺的作用,郑乾整顿并建立了钱铺的组织机构、运营模式、运输网络、情报网络和护卫力量,在人事方面,他将毕友师调到济南,让他主营济南路的业务,同时做好和淮南东路杨胜的对接。

在给王汝斌的密信中,郑乾提出扩大市场控制范围的办法,寻找并培养利益代理人。

除了在钱铺行业,还要将目光投到粮商行和毛皮布匹行。

粮食和毛皮布匹都是重要的军需用品,能够直接从市场获得,比自己耗费人力物力和时间生产,要划算得多。

而且在此消彼长之下,这些物资的大量外流也会给蒙古军造成重大困扰。

处理完手头事务,郑乾见天气良好,就带着津田美绪等护卫去了礼成港,视察战船建造。

在船厂,他听取了都监朴永武关于船只建造进度的汇报后,提出修改火炮甲板的要求。

若是将刚刚建好的船只,送到金州港再进行改造,既浪费时间又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实在不可取。

听完了朴永武及其手下一干官吏的汇报后,郑乾前往船坞,接见了一些造船工匠,他惊讶地发现其中有一半以上是来自大陆北地船厂的汉人工匠。

原来忽必烈下令高丽造船时,也考虑到高丽工匠缺乏和技艺落后的问题,从登州、莱州和密州征了很多船匠。

得知视察的大官也是汉人,几名汉人工匠代表十分兴奋,话匣子打开就收不住。

他们固然是因为看到本族人心情高兴,另一方面,他们也希望能得到郑乾的照顾。

郑乾没有让他们失望,和其中两个文化程度颇高的汉人聊了许久后,郑乾对于船匠,尤其是汉人船匠的生活处境,心中充满同情。

蒙古人一直说善待工匠,其实,只是不杀工匠而已。

对待他们的态度,依旧当做奴隶使用。

船场里的工匠,毫无人身自由。他们都是被当做无偿劳动的奴隶驱使,除了一日两餐外,没有一文钱铜板的报酬,居住环境也极差。很多人吃住都在自己建造的船体里。

郑乾当场宣布工匠们新的劳作待遇,一日三餐并五十铜板的工钱,同时责令朴永武给所有的工匠修建房屋,要求是不得透风漏雨,并提供一切生活所需物件。

另外,郑乾提拔两名汉人工匠为都监副使,全权负责监理造船事务。

两名汉人工匠中,有一个相貌憨直的汉子,名叫平简。

目前他带领着一个造船组,手下有几十个船匠,这些人在他的指挥下,分工协作,各司其职,能够造出长达三十米的大船。

他监制海船时,不需要图纸和船模,一切数据都心中有数。

一艘大海船,准备多少木料,基本上就耗费多少。船只造好之后,船坞内干干净净,没有材料短缺,也没有材料剩余。

听得此人这种技能,郑乾咂舌不已。

在之前的视察时,他了解到造船是一门技艺要求极高的活。

比如说,看似简单的锯木头,由于海船要求超强的抗风性和抗海水腐蚀性,龙骨和船体必须用黄花梨木。

这种木头十分坚硬,锯起来吃力不说,还要求木头锯下来要一茬齐,容不得一个手掌宽的误差,否则一根长料就作废了,所以看似简单的锯木头,并不是用一把子力气就能做好的。

而平简能在建造中,不用费一根木料,委实难得。

另一人名叫晁跃之。此人身材魁梧,目光有神,对船舶动力和隔水装置建造有着极高的造诣。

此时海船的动力,是来自船帆。

此时的海船的风帆已经有了功能性细分,主要分为主帆和小帆两类。

小帆设在主帆之上,以迎接正面风,提高航速。

材料上,船帆又分为布帆和硬帆(竹篾制作)。

顺风时,全帆升起,逆风时,落下布帆,调节硬帆,走“之”字型,仍然能依靠风力航行。

所以,如何制作和搭配软硬帆和大小帆,决定着船舶的航速。

隔水系统则分为船壳隔水、水密舱隔水和水柜隔水。

船壳隔水无需赘言。水密舱的作用,则是船舶在一舱或多舱破损进水后,不漫溢到其他舱室,并保证持续的浮态和稳定性,使船舶具有抗沉性。

中国的水密舱技术比西方早出现800年。在周朝广泛使用。一艘海船通常设置8到13个水密隔舱,确保船只的安全。

水柜是储存淡水的装置,保证全船的饮水,重要性不言而喻。

此外,水柜的制作,既要保证水柜木材不会对水质产生污染,还要保证储水长期不会出现变质。

这些在当时,都属于技术含量极高的工艺。

平简和晁跃之对于郑乾的拔擢使用,十分感激。

由这两个懂技术的汉人负责工程监理,郑乾也放心,也很期待,直言二人若有需要,可以直接找他或给他上书。

如此一来,就将朴永武架空了。

朴永武对此非但不生气,反倒是很高兴。

他名字虽带有武字,却向往汉人文士的风雅生活,喜诗作赋,一直对监管匠作之事十分苦恼,也不喜欢和那些下等的工匠相处。


  (https://www.xuanhuanwu.com/xhw327984/42438698.html)


1秒记住玄幻屋:www.xuanhuanw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uanhuanw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