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幻屋 > 双璟恋 > 第18章 第十八章麓山书院

第18章 第十八章麓山书院


“小妹,过几日麓山学院即将开考,你可愿去书院识字启蒙?”李家大哥见她发愣,出声帮她解围。

        麓山书院位于南郡城外十里的麓山半腰处,是离阳国都有名的书院,与京城云州的离阳书院、临江城的半江书院并称离阳三大书院。附近但凡有些家底的父母都想要将孩子送来此处求学,其他不远千里的学子也跋涉而来,只为入这三大书院之一就读。

        麓山书院乃前朝学士之首杜相捐赠所建,几百年来扩建发展,由原来几间发展到现在规模宏大、囊括一片半山腰的建筑群。此处除了教授科举科目,还特意设置了女学堂教授女德,助达官贵人家的小姐们开蒙,偶尔邀请大家名学来讲学,也允许女学生们旁听。所以很多世家大族都会将家中女子送往此处,一来识字长见识,二来也能结交名门贵女为好友,若是能与某天资聪颖的世家贵公子郎有情妾有意,便是佳话一桩,皆大欢喜。最不济也能搭上同窗之谊,日后若是遇事也能借此说上话。

        麓山书院分为春秋两期学制,入学时间设在春分和秋分这两天,但不是所有前来求学的学子都能进入学院。入学前会进行一次考试,过关者方能进入。不过书院也不能免俗,对于权贵子弟,不经考试也能入学,只需有德高望重之人或书院院长、山长举荐信即可。

        麓山书院总计有七十二名夫子,九名山长。夫子负责细分科目的讲授,山长则是九大学堂之首,各有所长,皆由大家担任。

        每个学季院长都会给各山长三个举荐名额,凡是拿到有山长亲笔举荐信的皆可免试入学,而院长是三年招一名亲传弟子,故每三年一次的院长监考的入学考试便成了这南郡城最盛大的节日之一。

        今年正是三年之期,两日后便是入学考试,薛院长会在此次考试中挑选他的入室弟子,亲自教学。这些日子,南郡城涌入许多从外地赶来的学子,将城内的客栈挤得水泄不通。

        听闻那院长在考察学生时,并不看重熟背四书五经,也不看出身,只论资质和天赋。故许多刚启蒙或只读了几个月书、习得几个字的学子也想来碰碰运气,以期被选上,那便是一只脚就踏进了殿试大门,没人不眼热。

        离阳国每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主考官都会在三大书院院长之间轮流坐庄。三大院长都是当今儒学大家,又出身世家大族,最是不畏强权,每次科考都能秉公判卷,给离阳朝堂输送了不少治世能才。李淼便是从麓山书院毕业的,他那一届的状元,便是比他高一届的师兄。只不过师兄是院长亲传弟子,他是孔山长的得意弟子,而主考官则是半江书院的院长。

        “晴儿还未识字,这入学考试怕是不成,若晴儿想去,为父倒是可以拜孔山长写一封举荐信。”李淼沉思片刻,觉着此主意甚好,晴儿都已五岁,早该启蒙。虽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但将来嫁入婆家总是要识账管家的,也不能两眼一抹黑,任凭下头的人蒙骗钻了空子。

        还未待舒晴回话,秦氏满脸慈爱牵了她的手,柔声赞道,“如此甚好,晴儿也可在学院交些朋友,不会时常闷在家里了。”

        舒晴其实不大愿意去的,虽说她的相貌集父亲和母亲的优长,与谁都不是很挂像。但幼时曾听得身边人都说,她这双眼睛,与母亲是一模一样。麓山书院离京城虽远,但也有世家大族愿意驾车一个月将族中女子送过来,毕竟离阳书院不接收女弟子,她不敢冒这个险。

        正要开口拒绝,余光瞅见李辰曌朝她使眼色,只见他朝父亲拱手,“父亲,妹妹喜静,这麓山书院终归是男子居多,少不了打打闹闹,妹妹去那,怕是忧愁烦恼甚多。不如我每日下了学,亲自教妹妹识字,岂不两全。”

        秦氏听着儿子前半段说的挺好,越到后面眉头紧皱,便开口打断夫君要接的话,“不妥,这个法子不妥,晴儿要学的东西本就与你不同,况且你下学回来还要温习功课,哪里还有时间教妹妹。若是晴儿真不愿去那书院,不如请个夫子来家里教学。”

        秦氏当然知道儿子的心思,但毕竟男女有别,识字少不得两人长时间同处一处,虽说晴儿现在还小,外头的人可不管这些,但凡家里哪个不长眼的丫鬟婆子将这事捅了出去,于晴儿名声不好。况且儿子也要考功名,功课本就紧张,哪里还能分出心思来。

        “夫人这法子甚好,不过咱们也该听听晴儿的想法,你怎知晴儿就不想去书院呢。”李淼睇了一眼儿子,将要开口反驳的李辰曌慑得失声。

        李辰曌只得讪讪然端起茶杯喝了一大口茶,呛的连咳好几声,坐在一边的二公子李辰杰忙拍拍他的脊背,帮他顺气,还偷偷在他耳边嘲了一句,“让你得意忘形,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吧”

        李辰曌抬眼给了他一记白眼,嘴里气呼呼回了一句,“要你管。”

        得,好心没好报,李辰杰也不再管他被呛红的猪肝脸,收回手端正身子,自在的往嘴里送了口茶。反正他这弟弟啊,是心都长偏了的。

        此时,舒晴才捡着话档开口,“义父义母和哥哥们的心意,晴儿心领了,晴儿觉着义母的法子是最适合。那麓山书院路远,每日还得早起去上课,晴儿怕是吃不得这般苦,还是在家读书舒畅,空闲时刻还能陪陪义母。”

        舒晴挑了个孩子气的理由,虽说不太能服众,但总归义父母是不会拒绝的。

        “是了是了,在家咱娘俩还能一起闲聊。这偌大的府邸,每天你们几个出了门,上学的上学,去衙门的去衙门,连人影都见不着,有晴儿陪着,我这碎嘴也能有人搭个话了。”秦氏朝夫君傲娇地撇撇头,附和道。

        秦氏素来不喜贵妇间的觥筹交错,那些个聚会通常都是能拒就拒,实在拒不了的,便匆匆去一趟待上个把时辰便告辞回府。先前舒晴还未入府时,秦氏最大的爱好便是打理后院中的花圃,如今有了舒晴,一半的日子打理花圃,一半的日子便是与舒晴一起打络子、做女红。

        舒晴启蒙识字的安排就这么落定,秦氏当即唤了管家,着他贴出告示招募女先生。

        实则舒晴当初在家中时便跟着二哥学了些字,后来流浪途中也跟付诗璟识了些。来了李府后,为隐藏自己的出身,舒晴便装作不识字,连话本子,都是一半图案一半文字,由秦氏读给她听。但私下无人时,她会支开丫鬟,自己偷偷临摹练习,然后烧掉。所以小青常发现小姐隔三差五就在房中烧东西,以为她是在给去世的父母烧纸钱,还暗赞她对父母孝心可嘉。

        舒晴被秦氏救下时,宣称自己是阳关城人,父母带她逃避战乱南下,一路走到雍州,在去往汉阳的船上遇见了水匪,父母为保护她,被水匪杀害,她躲在船舱里的夹板下才逃过一劫,后来在汉阳下了船,一路流浪到南郡。李淼虽有些奇怪他们当初逃难为何不在云州停下来,而要继续往南走,但想到她只是个三岁孩童,不知世事也是正常,便未深究其中破绽。


  (https://www.xuanhuanwu.com/xhw61521748/30819311.html)


1秒记住玄幻屋:www.xuanhuanw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uanhuanwu.com